您的位置:三山岛农家乐旅游 > 三山岛农家乐 > 正文

三山岛红火农家乐背后显隐忧 新规划农字当先

From: 苏州农家乐新闻  (2009-07-17)
  人气带火农家乐一年20万笃笃定定

  说起太湖三山岛的旅游,那岂是一个“火”字了得。尽管上岛得“弃车登舟”,最快也要十多分钟快艇,但在都市住久了的人,还就是愿意“跋山涉水”,上岛旅游观光休闲度假。一组数据很能说明问题。过去不多时的端午小长假,三山岛门票总收入达到25万元,团体和个人的门票价格不同,粗粗计算,三天之中至少有一万人上岛旅游。三山旅游开发公司总经理吴惠生说,这三天三山岛7个码头运力全开,载客的汽艇从早到晚忙得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。除了东、西山摆渡过来的游客,还有吴江,甚至湖州的游客,直接“涉水”而来。

  吴惠生说,三山岛旅游门票收入和其他社会效益大约是1:4,包括农家乐饭店、住宿、农副产品销售、汽艇、观光三轮和导游费等,连吃带住,上岛人均消费至少在100元以上,其中农家乐饭店又是绝对的大头。

  在三山岛开一家农家乐,一年能赚多少?具体的答案没人做过调查,但岛上的人透露,哪怕是地段较偏,规模不大的农家乐饭店,另外再带几个用于住宿的房间,一年赚个20万是笃笃定定,多的就难说了,一年五六十万的也不在少数。正是因为开农家乐最赚钱,所以自从三山岛旅游热起来后,岛上的农家乐饭店如雨后春笋一般,纷纷冒了出来。据介绍,三山岛包括5个自然村,总共280多户人家800多人,而农家乐的数量,竟然达到了80多家。如此高的密度,在其他地方很是少见。农家乐饭店如此之多,以至于很多农家乐得到岛外招服务员。

  全部围着三产转花果传统还要不要?

  曾经交通不便的太湖孤岛,如今成了人气旺盛的旅游胜地。既然三山岛的旅游搞得红火,那岛上的居民自然会想到靠旅游吃饭。吴惠生举过这样一个例子:村里一位近80岁的老人家,清明两边马兰头上市,他就每天去采野生马兰头,卖给游客。光光这一季马兰头,一二十天时间,就赚了3000多元钱。然而这还不算多,在岛上蹬观光三轮车,带着游客环岛公路转一圈,一圈几十块,一天能接好几单;在岛上做导游,接一个团50元,一天也能接好几单。另外如出租自行车,卖水产、农货等,收入都还算可观,而且不受时令影响。据统计,2008年三山岛村民人均收入17100元,这一水平在吴中区乃至苏州市,都属于高的。

  毋庸置疑,这得益于三山岛的旅游。因此,三山岛上的居民,全部“义无反顾”投身到三产服务业中。吴惠生介绍,本地居民,除了老人和孩子,适龄劳力已经全部在搞三产。

  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了,这是好事情啊。然而,率先看出三山岛农家乐生意红火背后潜藏的隐忧的,正是三山岛的村书记吴惠生。他说,东山的果农茶农,几千年来一直是精耕细作,这才成就了东山“花果之乡”的美誉。三山岛旅游能搞起来,一方面自然是因为太湖孤岛水碧山翠的独特风光,但是三山岛就这么大,游客上岛不可能只看山看水,岛上的山花瓜果、农家风情、美味“土菜”,这些才是吸引游客,留住游客的根本。

  说起三山岛的花果,吴惠生如数家珍,碧螺春茶叶、梅子、枇杷、杨梅、桃子、马眼枣、白果、板粟、柿子、石榴、橘子……然而在他看来,这两年随着旅游的红火,岛上果农精耕细作的老传统正在丢失。修枝疏果,浇灌施肥,原本用于“伺候”果树的时间,如今全花在了搞三产上了。

  “搞农家乐是赚钱比较快,但如果没有好的花果,三山岛的旅游势必大打折扣! ”吴惠生说道。

  旅游反哺农业新规划“农”字当先

  精耕细作的千年花果传统要坚持,这样旅游才能长久做下去!

  去年一年,三山岛投入大量资金搞基建。环岛公路全线贯通,改变了三山岛旅游集中在码头一块的格局,而是遍及到了全岛,接待游客的能力大大提高。自来水厂和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,主体工程已经完成,届时生活污水和餐饮污水可以集中处理,而不是用过各家的化粪池。环岛的湿地也开始建设,建成后既能净化水体,又能防止三山岛水土流失,还能吸引鱼类繁殖、水鸟栖息。但吴惠生觉得三山岛旅游能长久做下去,这些还远远不够。

  吴惠生拿出一本最新的三山岛旅游规划方案,这本规划方案是专门请了美国21世纪景观设计公司设计的。规划最核心的内容是:一河一街,两岸十园。河和街相连,展示三山岛特殊的地质文化、古人类文化、以及丝茶果渔等传统农耕文化。两岸十园,则是以三山岛十种优质茶果为主题,建成十个相对集中的果园。比如桃园,拟建5亩,间种油桃、黄桃、水蜜桃、蟠桃等各种桃子,再辅以各色花卉等。其他如三山岛有名的马眼枣、白玉枇杷等,都将建成果园。虽然这是一份旅游规划,但“农”字却被抬到了最高位置。

  至于农家乐,吴惠生说这是三山岛村民的主要收入。但小、多、散的农家乐,无论从接待规模还是服务水平上都有限。农家乐越开越多的话,势必导致恶性竞争,造成不良发展。所以可以考虑在十园的基础上,把农家乐集中到果树中去。但是数量不能多,而且要上一定规模。至于果树的打理工作,也要由开农家乐的人负责。这样一来,村民收入可以得到保证,三山岛的花果传统也可以持续下去。不过现在这些还是设想,以后具体怎么操作,还要村民共同讨论决定。

  但有一点是确定的,旅游反哺农业,这是居安思危的三山岛今后将走的路。商报记者 吕晓华文/摄 33trip
微信公众号三山岛旅游网三山岛旅游网微信公众号 站点地图 -- 关于本站 -- 联系我们 -- 友情链接 -- 广告服务 -- 版权声明
旅游热线:13812615109  0512-66275042  联系人:吴弼人
:13771066757   :464708795   :33trip@163.com
苏州三山岛农家乐